今天看到SMTH上一群人在各种喷Safari/FF/IE,以及种种软件的用户体验和功能。觉得应该把自己的设置拿出来晒一下了。底下的图就是偶目前用的浏览器。这个浏览器的设置目前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。
首先,请不要迷惑,这是一只FireFox,不是Chrome,虽然他看起来很像极了Chrome。很多人认为Chrome比FF快速。我也并不否认这点,就用户体验到的速度而言,Chrome是比FF快,这是一个事实。但是问题是,这种快速对于你的日常工作能带来多大影响。偶不是一只程序猿,但是每天依旧需要写很多代码,浏览器之于我的工作,最主要的用途是娱乐,以及查阅各种资料和文献。打开网页的时候慢50%,大约1s,对我来说都是可以忽略的影响。我不觉得我会感受到那样的1s(如果你用过1997年的IE,1998年的Mozilla,以及33.6Kbps的Modem网络,你就完全不会理会1s这种数量级的延迟了)。而另一方面,Chrome真正让我放弃的原因,我以前的BLOG里就说过,是它无法支持在界面上切换代理服务器,特别是SOCKS 5代理,这同时也是我不喜欢IE的最主要原因。而FF则可以直接在界面上切换代理服务器。特别是,如果你安装了FoxyProxy插件,这种切换代理的效率是非常值得称道的。特别是,如果你在about:config中设定了DNS代理的话,是非常方便的(哦,这个方便,你懂得),底下的这个图就是FoxyProxy插件的设定界面。
也许很多人会喜欢Chrome的单一地址栏,就是地址栏和搜索栏合并的设计。不可否认的是,我也喜欢这个。在FF里面,默认是分离了地址栏和搜索栏的,但是你可以通过使用OminBar这个插件来改善这点,最上面那个图里面,就是装了OminBar的效果,使用体验与Chrome极为类似。
另一个问题是Chrome的UI设计,很明显的,默认的FF界面比Chrome界面的高度少一个工具栏的高度。如果这个区别让你觉得不舒服的话,可以通过安装FXChrome插件来进行改善,最上面那个图就是安装了FXChrome的图。
此外,对于我目前的工作和工作环境来说,FF能提供的便利还有如下的插件:
Zotero:非常优秀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,使用体验远超EndNote,并且开源免费。
FireBug:调试网页应用的最佳工具,没有之一。
DownThemAll:相当于早期的FlashGet,只有多线程下载,没有多资源整合,对于不允许迅雷的环境,几乎是最佳选择。
IE Tabs 2:对付那些必须使用IE才能浏览的网站吧,目前这样的网站越来越少了。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IE专用网站,可以把地址设定到它的列表里面,下次再访问就自动启动IE Tabs。
All-in-one-sidebar:看见最上面的图的最左侧的那个条没有?你可以把所有插件的按钮,收藏夹,下载管理器,以及所有FF的工具按钮都整合到这个上面,从而给你最最清爽的界面和最完整的功能。
所以,我想我会继续用FF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