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互联网电视盒子

最近看了网上若干帖子在说某局的若干严厉的监管政策,以及互联网电视发展艰苦的相关内容。正巧赶上想在卧室再放一个能看点视频催眠的小设备,于是就去某电商买了一个华为的荣耀盒子。设备到手后,看上去很不错,体积小巧,外形设计的确是仿AppleTV的风格,连上网络,被强制升级固件,估计也是某局的要求所致。开机后发现,呵呵,只能看指定播放平台的内容,没法使用任何互联网视频内容,不论是否国内国外,就内容体验,这还不如放台笔记本电脑的说。

网上已有很多人说,某局的各种监管政策几乎把互联网电视这个领域扼杀了。而我倒觉得,这反而是一个隐匿巨大商机的事情。偶曾经不止一次的在聊天里说过,在后互联网时代,任何一个阻碍信息自由流动的政策和措施,都将同时带来一个巨大的盈利空间。有人可能会拿出版权保护的事情来说。首先请注意版权和知识产权是两回事,专利权和著作权也是不一样的权利,对于绝大多数从事智力生产的人来说,保护知识产权是应该的,然而,呵呵,这恰恰是基本不保护的范畴,这事是很有特色的。而对于所谓著作权,无非是某些人发现电影票或者书不好卖了,那些不好卖的玩意说到底无非是精神泡沫,而就是这些泡沫的制造者依赖他们“官商”高超,通过各种方式威逼利诱政府官员得到的“特许”盈利空间而已,这事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一样,倒是没什么特色可说。

那么我说的这个盈利空间在哪里呢?既然仿AppleTV不能行,那么为啥就不能让用户放台电脑在客厅呢?既然卖耗电3W的设备行不通,那么卖30W的就可以了吧?卖互联网电视盒子不行,卖PC机总可以吧,卖装了Windows的PC机总可以吧?某局乐意的话,当然也可以把这些都禁止了,然后就可以看乱了。电视不卖了,卖显示器可以吧,卖连HDMI接口都没有的电脑显示器可以吧?(HDMI接口都没有,疯了吗?没有,没HDMI一样可以高清一线通,只不过两个插头而已,对90%的用户来说,除了插插头的时候骂两句,还不是骂厂商,一切都没区别)客厅设备,特别是能连大屏幕的设备,这个确实是一个特殊环境下必然被监管的事情。问题就是,究竟有没有厂商敢去在技术上越过一个模糊的线,那就是现在事实上根本没人看电视,传统意义上的“电视”已经根本没有必要出现在客厅里了。你去问问,90后还有人看“电视”吗?还有人关心“真理台”在播什么吗?我早就说过,看电视,这在后互联网时代会被认为是来自石器时代的行为。

客厅里的设备早就应该是路由器+NAS+HTPC的组合了,这根本就没有电视机顶盒的生存空间。而路由器+NAS+HTPC完全可以三合一,完全可以用x86硬件来实现,完全可以用Windows上的软件来实现。而且几乎所有基本组件现在都有开源实现,呵呵。我估计过不了多久,上述的三合一设备就该开始普及了,小米的新路由器,华为的新路由器都有这个趋势,不过目前还没把HTPC完整的加进去,还在采用双主板忽悠,还在担心某局的态度。等这玩意普及了,通过P2P网络连接的私有云集成环境也必将铺开,就是所有云的存储是完全去中心的,再像搞快播那么搞?你都不知道搞谁,可访问但是不存在的服务才是未来信息共享的趋势,再加上搭载在HTTPS上在IPSec私有网上跑数据流,监管?监管成本会直接趋于无穷大。

互联网电视盒子会死掉,智能电视会死掉,HTPC浴火重生,带着NAS,私有云,智能路由器一起回来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
此条目发表在技术展望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